铁血丹心杨邦乂



据说,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有一位英雄人物杨铁心,就是以杨邦乂为原型塑造的。

1085年,司马光编撰完成了《资治通鉴》,也就在这一年,一个叫杨邦乂的小生命诞生了,与他同时出生的还有北方的张择端、赵鼎。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不起眼的江右小男孩,日后会成为抗金名臣。

被俘后,面对金人的百般诱降,杨邦乂宁死不屈,在衣襟上血书“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令金人恐惧,被金兀术“剖腹取心”而死。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其直面生死?又是什么样的精神让其铁肩担道义?这就是庐陵节义的滋养与浸润。

江南烟雨蒙蒙,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黄桥乡的杨邦乂墓,与南京雨花台的杨邦乂剖心处遥相呼应,青山有幸埋忠骨,山河无恙慰英魂。

杨邦乂像


杨邦乂(1085—1129),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希稷,谥号“忠襄”。杨邦乂是遗腹子,母亲陈氏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

然而,命运并未因此就垂青于他,杨邦乂尚未成年,慈爱的母亲就劳累病逝,留下兄弟三人相依为命。好在兄弟齐心,两个哥哥一直供他读书。

也许少年知道家庭的贫困,也许少年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杨邦乂无论在私塾还是书院都勤奋好学,操守严谨。

在郡城读书时,有同学想毁坏他的操守,假意说请他到朋友家去玩,将他骗进一家酒馆。喝了几杯酒后,安排艺妓出来,杨邦乂大吃一惊,连忙逃走,还将当时穿的衣服都烧掉,痛哭流涕责备自己。

北宋政和五年(1115),杨邦乂考中进士,先后担任婺源县尉,蕲州、庐州、建康三郡教授。因治理、教化有功,南宋建炎元年(1127),杨邦乂出任建康府(今南京)溧阳县知县。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徽、钦二帝被俘,而建康府叛将周德又开始带兵作乱,杀害官员和百姓。

杨邦乂把县监狱中的囚犯赵明放出来,告诉他可以将功赎罪。杨邦乂说:“你按律当斩,但你熟悉乡里的豪杰,如确实能聚集你的同党替县里百姓诛杀乱军,不但宽宥你的罪行,而且可上报功劳赐封官爵。”

赵明见有活的希望,请求立即行动,喝下杨邦乂的壮行酒之后,迅速聚拢自己的同党,向周德叛军进攻。经过激烈的战斗,第二天就讨平叛军。

面对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的艰难形势,尝过贫困滋味的杨邦乂感同身受,平叛后整顿治安,训练民兵,加强民防,以至“在任三年,盗不入境”。老百姓不舍杨邦乂调离,想方设法请求他留在溧阳。但杨邦乂因平叛和治理有功,被擢升为建康府通判。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九月,金国举兵进攻南宋,屯兵长江边,分东、西两路进军,直逼南京,企图一举灭宋。各路宋军虽奋起抵抗,但都因实力悬殊而败北。金军轻骑直驱扬州瓜洲渡,扬州失陷。

宋高宗赵构逃往临安,留下右仆射、建康留守杜充为御营使,命令韩世忠、王燮等将领听杜充调遣。朝廷内部,主战派与主和派虽然争执不下,但畏金军如猛虎的宋高宗打算退守长江,以谋求和议,偏安江南。

十月,南宋江防尚未巩固,金军便在主帅兀术(完颜宗弼)率领下,继续挥师南下,攻陷寿春、庐州。大军压境,形势非常危急,但杜充采取“闭门不出,隔岸观火”的态度,仅以6万兵力守卫长江南岸。

时任统制官的岳飞、通判官的杨邦乂,向杜充建言,认为敌人准备横渡长江,需要认真备战,并请求出兵,但杜充一味敷衍,就是不同意。

兀术率军强行渡江,情况十分危急。杜充不得不紧急派遣都统制陈淬、统制岳飞等将士出击迎战,命王燮所部救援,同时让杨邦乂协调粮草。

十一月,陈淬、岳飞等人与金兵决战于马家渡,硝烟滚滚,双方交战多次,不分胜负。王燮不去救援,还率军先逃,致使陈淬诸将被金兵擒获,岳飞在杨邦乂的后勤支援下率军力战,却寡不敌众。而性情残暴、有勇无谋的宋军主帅杜充却率领几千人逃跑,最后投降金军。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内的杨邦乂、文天祥二忠祠门口。杨巴金 摄


兀术渡江后,立即围攻建康。户部尚书李棁、沿江都置使陈邦光等胆小怕死,见大势已去,决定放弃建康,派人去十里亭向金军送去投降书。李棁、陈邦光率领下属官员,跪拜迎接金兵主帅兀术入城。

毫无兵权的通判杨邦乂拒绝向金军投降,决定毁家纾难,带领部分兵士和义士奋起抗敌,因寡不敌众被俘。

金兀术为了瓦解宋人的抗金意志,派说客招降杨邦乂。面对金兵的高官厚禄,杨邦乂严词拒绝,破口大骂,咬破手指在衣襟上写下十个血字——“宁做赵氏鬼,不为他邦臣”,以明心志。

南京雨花台的杨邦乂墓。杨巴金 摄


第二天,兀术设宴,许诺保留杨邦乂原来的官职,并加升两级。杨邦乂一口拒绝,大声喝道:“活在世上连死都不怕的人,难道还会被别的什么利益所诱惑?快快把我杀掉了事。”并用头撞柱子底下的石礅,顿时鲜血直流。

兀术仍不死心,在第三天举行的招待李棁、陈邦光等降将的宴会上,又命人将杨邦乂带来。歌舞升平、觥筹交错中,杨邦乂横眉昂首而立,誓死不降,其大义凛然的气概,令李、陈等降将无比汗颜。

杨邦乂对李棁等人变节投敌非常憎恶,厉声痛斥:“我与诸君奉天子之命守城,敌军攻来,你们不抵抗,居然派人出城迎接敌军,向敌人屈节投降。即使是战败被俘,也应坚守到底,否则就会成为不义之人。今天,你们又同敌人在一起饮酒取乐,还有什么脸面见我?”

李棁等人面露愧色,无言以对。随后,他们又以杨邦乂子女年幼、妻子多病等理由劝降。

杨邦乂说:“如果家事与国事不能两全,应以国事为先。我固然珍惜亲情,但宁死也要守住气节,请不要再说了。”

这时,有个姓刘的金军团练走过来,将一张写有“死”“活”二字的纸展示给杨邦乂,对他说:“你无须多说,想活,就在这纸上写个‘活’字;想死,就在这纸上写个‘死’字。”

杨邦乂坦然接过纸笔,不假思索,奋笔写下一个“死”字。

第四天,兀术亲自同杨邦乂面谈,劝他投降。杨邦乂遥望着南方,破口大骂:“你们女真图谋中原,上天岂会长久帮助你,定将把你碎尸万段,你怎么能玷污我!”

兀术没料到会遭到一顿痛骂,见软硬兼施、封官许愿都不行,恼羞成怒地问:“好大胆,你究竟安的什么心?”

杨邦乂毫不畏惧地说:“你不知道吗?我有一颗铁心!”

金兀术大喊:“那我就把它挖出来!”金兀术当即下令刽子手割其舌头,剖开胸膛,剜去心脏。

抗金英雄杨邦乂就这样被残酷地杀害,年仅44岁。室外,滂沱大雨倾盆而下,夹杂着摧枯拉朽的电闪雷鸣,杨邦乂犹如一尊山岳,感天动地!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内的杨邦乂剖心处。杨巴金 摄


杨邦乂铁骨铮铮、以身殉国的事迹传到朝中后,南宋屈膝投降的朝纲为之一振。

第二年,岳飞率军大破金军,收复建康,奉命建杨邦乂墓、杨邦乂剖心处。

绍兴二年(1132),宋高宗赵构念其忠贞报国、高风亮节,遂颁赐《赠杨邦乂直秘阁朝奉大夫制》诏书,称“烈士砥节,死有重于泰山”,赐谥号“忠襄”,并下令造墓、建祠、立碑,赐建“褒忠祠”。

绍兴七年(1137),枢密院又一次进言,称颂杨邦乂“忠节显著”,宋高宗回答:“邦乂为朕死节,不可不厚褒禄,以为忠义之劝。”追封杨邦乂徽猷阁待制,提拔杨邦乂的儿子做官,赐其子孙三百亩田地。

淳熙十二年(1185),杨邦乂一百周年诞辰,杨邦乂族孙、大诗人杨万里撰文《宋故谥忠襄杨公行状》,详细介绍杨邦乂的家世、成长经历、就义细节,以及朝廷如何抚恤后人,还有与杨邦乂一同就义的义士们的事迹。

明洪武十七年(1384),明太祖朱元璋与军师刘伯温游览金陵,问及前代忠臣轶事,刘伯温回答说,“宋臣杨邦乂死节最烈”,并详细告知杨邦乂事迹。

朱元璋听后感叹:“忠臣也。”朱元璋还题赠《褒忠诗》:“天地正气,古今一人。生而抗节,死不易心。折辱夷虏,扶植人伦。宜加汝封,庙食万春。”

吉安市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的杨邦乂墓。吴钢 摄


杨邦乂生前虽然官职不高,但其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一直为后人敬仰。

在吉州,杨邦乂与欧阳修、胡铨、周必大、杨万里、文天祥等六位忠义之士,被合称为“庐陵五忠一节”。

《宋史》专门列有章节《杨邦乂传》,这是对尊者的褒奖。而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有一位英雄人物杨铁心,据说就是以杨邦乂为原型塑造的。


作者:龚奎林

责编:向佳

初审:袁平

二审:郭海红

三审:许祖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