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小而精”美丽生态迷人小镇的“振兴图”——双村镇乡村振兴发展纪实

双村镇位于吉水县北部,东毗永丰县,西邻水田乡,南连醪桥、乌江镇,北接八都镇。镇政府距吉水县城23千米,105国道、京九铁路、昌赣高铁纵贯全境。辖8个行政村,总人口1万4千多人,总面积94.7平方公里。境内有县建中型水库横山水库,水库库容930万立方米,双凤江以横山水库为源头,自东向西贯穿全境,于水田乡汇入住岐水。因驻居在“双凤”江边,故得名为“双村”。

近年来,双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党代会精神,围绕县委“四区融合 大美吉水”发展定位,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充分用好当地自然资源禀赋,走出了一条以特色产业引领特色小镇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绘就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


产业为基,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

走进丰凯农业辣椒基地,一眼望去,满眼绿油油的辣椒长势格外喜人,一排排辣椒整齐划一,一颗颗小小的“辣椒树”上开满了浅黄色小花,部分辣椒“急于出山”,悄悄地挂出了果。不出一个月,沉甸甸地辣椒将压弯枝头。

集聚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双村镇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突出做好“精细农业”和“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切实摸清产业现状,找准存在问题,科学规划产业布局,谋深谋实产业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出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业产业。在抓好井冈蜜柚、优质稻、花卉苗木基础上,突出双村特色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绿色水果、稻虾共作等现代农业,持续扶持做大做强辣椒、菌菇、葛根、清泉豆腐等产业,推动成为双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借船出海,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该镇完善院士工作团队科创中心建设,高标准打造桐木村菌菇、辣椒、稻虾产业基地,擦亮“强村带弱村”联村党建品牌,壮大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依托院士团队科创中心的先进技术和优良资源,从试验种植的31个辣椒品种中,选出土壤适应性高、抗病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优良品种推广种植,培育马田、桐木、双村、连西、连城等5个大棚辣椒基地共计300余亩,重点培育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更多叫得响、卖得好、质量优的双村品牌。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增强商标意识,积极申报“双村辣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助力特色产业加速发展升级,“辣椒小镇”品牌逐渐打响。

双村,正进入农业产业由量变到质变的高速发展阶段。


项目为核,增强乡村振兴底气

项目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

双村镇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抢抓发展机遇,以“扛旗争先、奋进有我”的姿态,项目建设节节推进,乡村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希望生于双村沃野。

聚全员之智,打好招大引强攻坚战。加强招商队伍建设,落实“揭榜挂帅”制度。按序时进度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引办投资2亿元的旭腾材料已完成厂房主体工程;投资1.2亿元的东莞坚固门窗五金配件有限公司已完工准备验收投产;江西江惠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已完成厂房封顶,预计年内开工投产,比预期进度提前2个月;引进总投资10亿元双村镇庐陵曲江田园综合体项目、金农农业服务公司粮食烘干厂项目、江鹏智慧农业网络农场项目;引荐1名乡贤投资入驻固洲文创小镇业态;完成规上贸易2家;完成100万美元外汇进资任务,占全县总任务的1/3;围绕我县打造数字声光产业园目标,积极对接双村乡贤开办的104家舞台灯光企业,动员广州31家企业签订投资意向性协议书,助力全县数字声光产业发展。持续开展企业纾困解难帮扶行动,当好“首席服务官”,积极开展“干部联万企当好服务员”活动,走访经营主体230家,协调税务、市监、工信、人社等行业主管部门,健全常态化企业走访、帮扶机制,共摸排调研重点企业7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9个。

汇众人之力,打好项目建设大会战。落实“三一一全”项目推进责任制,对征地拆迁、规划设计、立项备案、招标投标、工程监管、工程决算、档案移交等全程进行专班跟踪,着力破解项目建设难题,确保项目有序、规范、顺利推进。协调解决老卫生院用地问题,精耕细作辣椒科技小镇。对照“一室、两馆、三会、四活动、五站、六有、七创建、八个一”建设要求,深挖庞氏“五星魁聚”历史文化内涵,高标准建设双村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推动“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愿景如期展现。全县首家公办医养服务中心在双村镇卫生院投入使用,中心目前规划养老床位100张,启用26张,收住老人15位。统筹推进项目征地工作,组成专班,攻坚克难,比县里要求时间提前半个月完成旦元普通建筑用砂岩矿征地任务。主要领导深入走访帮扶企业,广泛宣传“首席服务官”制度、“揭榜挂帅”制度、工业强劲开局十三条措施和安全生产等相关政策,为鼓励企业项目建设冲刺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双村,一个蓬勃生机的新城镇初步形成。


生态为本,释放乡村振兴氧气

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双村镇坚持以改善城乡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外修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内修群众文明素质养成,让城乡品质品位更有精度,城乡颜值面貌更有亮度,城乡精神内涵更有深度。

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坚持按月召开剖析会,把“现场剖析会”开到圩镇街头、村头小巷,对照美丽乡村建设“十要十不要”,细化“干什么”,指导“怎样干”;按季度召开流动现场会,通过互看互比互评,学习身边典型的经验做法,根据排名落实整治经费,排名末位的村作大会表态发言;坚持“四不两直”下村暗访;镇综合整治“啄木鸟”督查曝光组不定期对各村开展督查,曝光存在的问题,并定期“回头看”,监督各村对曝光问题进行整改。构建“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积极开展“美丽村庄”“美丽庭院”“最佳清洁户”“最美保洁员”等星级评选活动,激发群众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同时,双村镇采茶剧团编制了一出动员村民全员参与乡村振兴的采茶戏,在各村巡回演出,积极营造上下齐心,群策群力、干群联动的良好氛围。

筑牢生态保护屏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不断推广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农业污染防治等工作,深入开展秸杆禁烧、散乱污企业治理,做好清河清湖行动,杜绝畜禽养殖污染。推进林长制建设,做好天然林保护,发展林下经济旅游开发,全镇森林覆盖率达66%。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保护河流、水库生态环境,重点整治各类山塘、水库。立足双村绿色生态资源,利用横山水库省级水利风景区的金字招牌,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健康养老、休闲度假的康养产业,探索“两山”转换路径。

一幅生活安逸、环境优美、乡风淳朴的乡村振兴画卷在双村徐徐展开。


党建为魂,留下乡村振兴印记

办好农村事、实现乡村兴,关键在党建引领。双村镇积极探索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路径,筑牢组织堡垒、涵养文明乡风,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努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筑牢组织堡垒。以“党建+”为乡村振兴铸魂、塑形、提效,领跑乡村振兴新征程。坚持以理论武装“铸魂”,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精神内涵,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坚定决心,转化成推动各项工作的科学路径;坚持以组织建设“塑形”,紧紧围绕“四个方面定标准、六个方面立规范、一张网络联整体”要求,全面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擦亮“强村带弱村”品牌,挖掘“基层治理1+8+17+N”品牌深度,助推党建精品项目形成矩阵,激发基层党建新活力;坚持以队伍建设“提效”,完善干部成长“链条”,坚持备用结合、量才使用、动态管理,注重后备干部多岗锻炼、基层磨炼、攻坚锤炼,多渠道、多层次识别干部政治表现,打造一支善于攻坚、勇于克难、敢于碰硬的干部队伍。

涵养文明乡风。积极探索“新乡贤+”模式,充分发挥乡贤在基层治理的作用,让更多的“调解能手”“热心市民”“志愿服务者”成为调解邻里纠纷、参与社会治理、涵养文明新风的重要力量。按照新乡贤不同类别,通过设立乡贤调解室、红白理事会、治安巡逻队、志愿服务队等,组织新乡贤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用百姓的方法,解决百姓的事情,及时妥善地处理各类热点、难点问题,维护邻里和睦、乡村稳定。今年以来,新乡贤经手处理的纠纷有50多件,调解成功率99%以上。在基层理论宣讲中,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及田间地头等不同场所,创新宣讲方式,用“乡音土话”细说党史,用“小环境”解说“大形势”,用“身边事”阐明“大道理”。截至目前,共开展宣讲活动80余场次,受众1700余人,切实打通了基层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的双村,乡风文明已蔚然成风。



责编:周春蕾

二审:郭海红

三审:刘麓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