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2020级新生们的“思政课”初体验

“1952年,新中国最早的六所航空院校之一、南昌航空大学的前身——汉口航空工业学校在抗美援朝战争的隆隆炮声中孕育而生。10月, 627名从人民解放军和人民志愿军干部、战士中选拔出来的首届学员,带着军徽的豪迈与荣光走进了校园……”此刻,所有学生的目光都聚集于此,《逐梦飞翔》宣传片中的一帧帧画面成为了以校情校史为主要内容的“开学第一课”,也成为了2020级全体新生了解学校在救国图强的家国使命中淬炼 “航空报国”担当的第一个重要窗口。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针对刚刚入校的2020级新生,如何以更加贴近他们的方式讲好 “思政第一课”,真正做到既“入耳”更“入脑入心”,成为南昌航空大学思政教育工作者们思考的问题。

9月28日下午,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大课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开讲。“到南昌航空大学来做什么?”“来后该如何做?”“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党委书记罗嗣海抛出三个与新生们密切相关且是他们入校后思考最多的问题,立刻引起大家的兴趣。讲授中,罗嗣海通过对中外航空发展历史的回顾及中国航空发展现状的讲述,为新生们深入阐述了“航空报国”精神的内涵,并认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讲话中对青年学子的要求和鼓励,寄语学子们践行优良校园文化,将校风、校训和学校价值观、哲学、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两小时的讲述伴随着数次热烈的掌声,航空制造工程学院2020级新生皮子俊直呼,“这样的‘课程’我爱听,令人热血澎湃。也更坚定了我练就过硬本领、担当时代责任,为‘航空强国’砥砺奋斗的决心!”

党委书记带头,其他校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们紧随其后,观看学校宣传片、聆听专题讲座、开展小班班会,内容丰富的开学“思政第一课”成为了新生进校接触的第一门“金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依旧应该学习和领会抗疫精神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在南航校园里,抗疫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持续不断线。疫情期间冲锋在前,说出那句“你是党员,你不带头怎么行”的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黄佳俊同学,成为了大家口中熟知的“带头哥”;抗洪精神的丰富内涵是什么?跟随老师的阐述加上南昌航空大学青年防汛突击队鲜活的事例,“生命至上”的理念和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力量令大家无不动容,更深切感受到党的领导是夺取抗洪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新中国航空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新时代建设航空强国的新征程、“航空报国”英模的先进事迹,尤其是学校升格大学后的首任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孝彭的故事……全体新生在讲述中怀抱“航空强国梦”,立志到航空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去,让青春在“航空报国”的奋斗中闪光!

“学生在哪,思想政治工作就应该延伸到哪。处处皆可是课堂!”,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罗嗣海身体力行,带领着全体思政工作者为新生们开辟出了一个个的思政“小”课堂:学校党委书记“面对面”上直面新生们的学业问题,答疑解惑;深入宿舍走访中提醒新生勿入兼职招聘“骗局”,有益暖心;看望新生军训间勉励大家发扬吃苦耐劳的品质,谆谆教诲;和新生一同听课时激励学子开展科研探索,循循善诱……“他喜欢和我们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学习生活中的快乐悲伤、憧憬迷惘、所思所想,都可以无拘无束地倾吐……”一位没有署名的同学,在书记“面对面”后在留言本上留下了这句话。

“教师不仅应该在课堂内给予学生专业上的指导,更要在课堂外通过真诚的沟通与学生们建立更为亲近的联结,开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径,将积极正向的价值观教育带到学生中去”,罗嗣海如是说。

立足思政工作点位、丰富思政教育内涵,最终落脚到思政工作的获得感和体验感,形式多样的南昌航空大学“开学第一课”为新生们的大学四年导航,助力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飞向新的下一站……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李强

审核:夏侯寅

终审:许祖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