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村庄叫“桑园”

踏着深秋的脚步,隔着800多年的时光,我来到吉水县水田乡,一个名叫桑园村的村庄,寻访600多年前的周述、周孟简。

相传,桑园,曾经是江西赣中腹地一座自然生长,没有围界的园子,园子里长满了绿油油的桑树。宋绍熙(公元1194年)年间,一个叫周仲山的人,来到此地,目光所及,桑树翠青,林草郁葱,水珠蒸腾,地脉凝重,便在此拓基立村,垒墙造舍,躬耕繁衍,并取村名叫桑园。

这不是我第一次来桑园村。其实,天意造化,我在乡政府工作,经常下到该村,俗称下乡。然二十年前的我,作为单位挂点工作组长,又在此村,安营扎寨,走村串户精准帮扶。那时,我按上级要求做好分配的任务和工作而已。

想想还不止二十年前,而是少年、青年、中年时期都来过这里,没有诗和远方,纯粹的走亲访友,推杯换盏,聊的是人间烟火气。

今年六月,接受了上级布置的撰写庐陵家风故事任务,裹着七月的骄阳,迎着八月初秋的热风,我数次来到这里,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桑园村,我来了,我又来了。我要寻访明朝永乐年间科举历史上的周述、周孟简两兄弟,希冀从时间的光阴里,打捞出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大珠小珠落玉盘”。

我要在历史的时空隧道里,从他们的宗谱、村谱、家谱等各种谱牒中,与先人对话,寻找长幼尊卑秩序、家规家训、族法族规、伦理道德,试图还原周氏族群的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历史状貌,试图探寻周氏兄弟功成名就的历史背景和成长轨迹。

因此,我是怀着虔诚、庄敬的心情来的,我有一种神圣感,与过去以往历次的造访不同,心中油然生出一种莫名而负重的悸动,生出一种访古寻幽的激动......

行走桑园村,如入宝地,这是个有故事和厚重历史的村落。

“举头三尺有神明”。我怕惊扰了线装本宣纸中的先贤古人,我轻轻地拂去宣纸上的灰尘,双手捧上,小心翼翼翻页,那哗啦哗啦的声音,仿佛打开了时光隧道的开关,触摸到了600多年前的历史。

我触摸到了宣纸中的春风化雨,格物致知的文字:“读书为重,次即农桑。尊师重儒,敦宗睦族。礼义廉耻,四维毕张。”注《桑园村周氏村谱》。周氏家训:敬祖宗、孝父母、勤功业、勉读书……这些文字是先祖们经过实践总结,并要求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如源头活水,滋润和教化村民,这是周氏的精神图腾,不容越矩和侵犯。

如朝圣般,如转经幡,轻轻而翻。时常翻读,我感受到了线装本宣纸里的人物春秋,历史经纬,周氏村民,周氏兄弟,周氏母亲的形象在我眼前浮现,我的心中,被这些事迹所填充,800年时光,一跃而过。

赣江之水,环绕着桑园村。粼粼的水面波光中,那不停地闪烁着,不就是深沉的母爱么?

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历史上,留下许多关于贤母爱子,教子有方的故事。18世纪,弗洛伊德说:受到母亲无限宠爱的人,一辈子都保持着征服者的热情,也就是保持着对成功的信心,在现实中也经常取得成功。这说的是一种心理暗示,说的是母爱对子女教育成长,影响巨大。

周述、周孟简两兄弟也有一个深爱着他们的伟大母亲。周母陈氏,贤淑善良,勤劳朴素,生有二男一女,她经常跟儿子说:“崽呀,人不怕穷,就怕没志气,天下没有白读的书。”语言简朴,但蕴含哲理。为了周氏兄弟学业,她早出晚归勤俭持家,除了耕田,还种桑养蚕,忙碌不停。一日深夜,豆油灯油溢出,点燃了旁边的干桑叶,待母亲睁开眼睛时,发现大火已经燃烧到了桑枝柴了,无法扑灭。大火越烧越旺,正值夏季,天干物燥,顷刻间家就吞没在火海之中了。一家人在漆黑的夜里,相互依偎着,母亲更是叩地顿足,嚎哭不已,他们就这样坐到了天亮,任凭邻里乡亲怎么劝说,都不肯进别人家门。农村风俗有讲究,家中遭灾,如串门会给别人带来厄运。第二天,乡里乡亲们你一升,我一斗,为他们送来吃的,穿的,安慰他们,周述的父亲周子旭带领家人们在老屋空地上搭起了茅棚栖身。

寒来暑往,母亲陈氏总是陪伴儿子坐在茅草棚里读书、学习,自己则忙着手中的针线活。在这个茅草棚里,兄弟俩经常是点着如豆大的油灯,挑灯夜读,夏天异常闷热,汗水淋湿了他们衣衫,寒冬劲风呼吹,坐在里面读书瑟瑟发抖。母亲陈氏多少次站在兄弟俩的身后,泪水涟涟,望着可爱的俩儿子,又是怜悯,又是心痛。

泛着黄色的、线装的宗谱里,有一处拗口的文言文,寥寥数字,翻译成白话文为:还有一件至今让人称颂的兄弟从善,忠孝,仁爱的故事。有一年,家中遇到祸事,兄弟俩争着入狱。子旭说“我为一家主事,这是我的责任。”子益说“兄为一家之长,万一有什么不幸,宗祀之事谁来作主?弟在家中无关轻重,请让弟弟承担一切罪责。”子旭又说“你还没儿子,倘遇不幸,我如何向父母交代?”子益知道与兄争来争去不会有结果,便私自报官入狱后被遣戍辽东,没想到竟死在路上。周子旭闻知弟弟已死,痛哭不已,言道:这是我的过错。遂以自己的次子孟简过继给弟弟。

我无法也无须去推测这场祸事的是非对错,仅从周氏子旭作为老大的担当与老二子益的对话中,便能感受到周氏兄弟之情,友爱之情,让人泪目,家风家教焉然不对周述、周孟简的养成及成长起到细雨润无声的作用么?

在桑园村边的小溪浪花里,还流传着、绽放着周述、周孟简与恩师曾棨流传千古的友谊之花。

一位哲人曰:“友谊是辉煌人生的奠基石”。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很重要。600多年前的曾棨(现为永丰人)、周述、周孟简都属吉水人。曾棨比周述、周孟简大几岁,但都属风华正茂,青春绽放之时,小溪边、大树下、油灯下,曾棨循循善诱,细心教诲,周氏兄弟俩天资聪慧,融会贯通,学业精进。思辩激烈,谈经论史,他们胸有大志,家国情怀。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师生之谊日益渐浓。这种深度交往交流,加上有同年之谊,同怀报国之志,同在诗文上造诣很深,精英俊彦,遂为恩师知己。

他们三人还是同事。明朝内阁首辅解缙,受任《永乐大典》总编,慧眼识珠,将三位文人收入麾下,朝夕相处,勤奋工作,与其他编修人员前后五年(1403—1407年),这本巨著才编修完成,明成祖朱棣看了十分满意,亲自写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他们的友谊也在五年之中进一步升华。他们三人在永乐二年的科举考试中,璀璨耀眼,震惊朝野。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会试,是明成祖朱棣取得靖难胜利,夺取帝位之后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的科举考试,意义重大。也就在这次会试,曾棨荣登状元,周述为榜眼,周孟简为探花。一榜三人,均为庐陵人。

三人同为吉水人,三人同为年轻人,三人为老师和学生关系,连朱棣皇帝都感到震惊,特下招选曾棨、周述、周孟简等二十八名进士为庶吉士,开文渊阁,可谓了不得,一时名声大振。

了不得到什么程度呢?揭榜当日,万人空巷,按惯例举行巡街浏览活动。古都金陵大街上,红头高马,骑行队伍中,走在前面的一甲进士:曾棨(状元)、周述(榜眼)、周孟简(探花)和二甲进士杨相、宋子环、王训、王直均来自庐陵吉安府人。

人文盛况,不是幻影。“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金庐陵”遂成佳话。

周氏村风、民风、家风的薰陶和浸润,恩师曾棨的亦师亦友教诲和鼓励,心智秉赋极高的周述、周孟简兄弟俩功成名就了,受到十里八乡群众的推崇。但他们没有骄傲,没有懈怠,始终有一颗感恩心态,回报乡亲,回报大地。

一晃几年过去了,兄弟俩的学业精进,兼修人品,出落得温儒文雅,长大成人了,兄弟俩商议,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帮助他人,于是,除了帮助父母亲从事农耕外,还下到附近村庄的孔巷书院,郭家书院、富口书院、传学授课,义务教学,分文不取,书声琅琅,求知若渴,一大批书童在他们的教育下,诗文俱佳,顺利通过县试、乡试。受到十里八乡群众的赞扬。及至功成名就后,仍虚怀若容,惠泽四方。例:仁宗(1425年)即位后,命孟简为襄王府长史,孟简尽心辅导襄王,每次进讲必有忠孝、仁民、爱物之言,受到朝野上下好评。

我坐在桑园村榜眼探花桥边,目光抚过眼前的小溪,溪水奔流,汇入赣江。800多年的时光,多少风流已被风吹雨打去。而周氏兄弟诗书传家双鼎甲的故事,仍然随着岁月洗礼而不褪去光华。如眼前的溪水,能洗亮我们的眼睛和洗礼我们的灵魂。

如今,这座历经 600余年的古桥依然屹立在村旁小溪流上像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见证着、激励着周氏族人奋发上进,不敢懈怠。兄弟俩穷且益坚,刻苦学习,逆袭人生,高中双鼎甲的事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周氏后人,直到今天,桑园村留下一下习俗:周氏后代赴考前,都要在这里聆听兄弟俩逆境求知,刻苦学习的动人事迹,都要到这座古桥边行礼、膜拜,沾沾这座桥的喜气、福气,祈盼在考试中斩获佳绩。

正值仲秋,仍酷暑难耐。我回望桑园这个吉水赣江以东的第二大村庄,800年时光繁衍生息,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清一色的周姓,760多户,近3000人口。虽然我数次来到这里,但还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桑园村这块历史人文厚重的地方,就像长路上的驿站,留下了一条条追寻的线索,值得人们去挖掘。


作者:胡春尔

责编:向佳

二审:郭海红

三审:刘麓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